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人的建模和增强分会 (筹建中)
成立价值和必要性
(1)建立人的建模和增强分会能填补人类工效学会在建模领域的空白。
(2)基于人的建模预测,增强人的工效,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人的建模和增强能为特殊人群和特殊职业者生活和工作提供有效的手段。
(4)建立人的建模和增强分会能丰富和拓宽人类工效学的研究领域的方向,扩大人类工效学的影响力。
(5)建立人的建模和增强分会能为学术界和业界了解人的建模和增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
(6)建立人的建模和增强分会能促进研究成果理论与社会实际需要的结合,加快成果转型。
业务范围和任务
(1)围绕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人的建模和增强”分会的各项工作。
(2)组织“人的建模和增强”分会中的会员在人的建模和人的增强领域相互交流,促进各研究成果的分享,提升人的建模和增强领域的学术进步。
(3)动员关注人的建模和增强领域研究和发展的业界研究者、工程师、设计师们加入分会,壮大人的建模和增强分会的队伍,促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交流,从而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型落地和实际应用,实现社会价值。
(4)动员“人的建模和增强”分会积极参与分会建设,为分会的发展提供建议,扩大人的建模和增强分会和中国人类工效学会的影响力。
(5)搭建中国人类工效学会“人的建模和增强”国际交流平台,积极推进 “人的建模和增强”本分会与国际工效学会的“人的建模”和“认知增强”分会的学术交流,了解国际发展现状,以更好地促进本分会与国际学者的思想碰撞,促进分会的健康发展。
(6)制定分会年度工作计划,做好年度工作总结,根据工作需要拟定有关制度。
(7)积极参与和支持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的各类重大活动,组织人的建模和增强相关领域的重要活动,为国家重点工程与重点研发专项中人的建模和增强领域相关的研究问题提供专家意见。
成立背景
1.人的建模和增强领域及发展现状
人的建模和增强领域研究以生理学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发展以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等新的人因工程方法建立人的绩效的定量预测模型,并将这些模型以及虚拟现实、脑机接口等新型人机交互方式应用于实际生产、工作、国防、生活中以提升人的安全和绩效和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人的建模主要从人的生理和心理属性出发,关注工作、生产和交通等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用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积累这些问题和行为的数据,用计算模型定量描述人的行为及其机制,用数学、算法和工程学方法设计新的智能人机系统来部分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指导原则和工具方法,切实提高人类行为的安全和效率。人的增强则通过借助自然和科技手段,将人的绩效建模应用于人类社会,以克服人的认知和生理极限,达到人的机能增强的效果。
2.人的建模与增强和国家及人民生活
增强人类工效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的建模和增强是提升人类工效的重要途经。制造业、服务业、供应链等企业需要增强人类工效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国防和军工领域需要增强人类工效以进行空间探索、地形探测等活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需要增强人类工效以提升出行和生活效率。因此,基于人的认知过程进行人的绩效建模能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人的行为,从而提出高效的人的增强方法,以为国家发展、国防需要、人民生活等众多领域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3.国内人的建模和增强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1)国内大部分建模研究基于数据驱动,人的认知和生理相关建模研究尤为欠缺。近三年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人的建模与增强的文章,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文章数量仅占总发表数量的5.6%(49/871),远远低于我们国家其他领域的研究。
(2)国内缺乏拥有自主产权的人的建模和增强软件和硬件。这阻碍了将人的建模和增强的研究结果应用于国防、交通、工业领域以进行相应设计。
(3)人的建模和增强领域的研究成果转化受到限制。当前,由于缺乏紧密的合作与交流平台,人的建模与增强的相关研究结果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研究成果大多无法直接应用于解决社会问题。
4.国内外人类工效学会人的建模和增强分会建立情况
国际人因工程学会(HFES)共设立26个技术组,其中就包含“人的绩效建模”和“认知增强”分会。其中,认知增强分会致力于促进生理和神经生理技术的发展、促进系统根据用户动态变化的认知状态进行高效地适应、以及为未来认知增强科学和技术提供方向等;人的绩效建模分会旨在建立人的记忆、注意、感知和动作等的认知模型和与环境交互并产生深思熟虑的类人行为的综合模型,以促进人的绩效建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在国内中国人类工效学会共设立了11个分会,其中认知工效专业委员会关注人的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工作记忆等),但研究方法多以实验室研究为主,较少关注对人的认知建模,也没有将建模结果应用于人的工效增强中;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从生物力学角度关注与特殊人群和特殊职业者相关产品的人体工效学设计与评估,但并未对人的认知和行为进行建模与预测,及基于相关结果进行设计与评估。因此,当前中国工效学会并未系统性地涵盖人的建模与增强领域的研究。
5.人的建模和增强未来发展展望
6.人的建模和增强视频
(本短视频版权属于吴昌旭博士和本人因百科网站所有,如果需要商业使用,请先征得我们的同意,如需要完整版视频请联系我们(
renyinbaike@163.com)。)
视频地址:
http://www.renyinbaike.cn/video/v9.mp4
对应的国际人因工程学会的分会
人的绩效建模分会(The Human Performance Modeling)
链接:
http://tg.hfes.org/hpmtg/index.html
认知增强分会(Augmented Cognition)
链接:
http://tg.hfes.org/actg/